近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援非教育信托基金(以下简称“CFIT”)第三期项目代表团来校交流并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我校承办的“共筑技能未来:中非职业教育高质量合作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郑清春,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张健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级项目专家刘育锋出席座谈会并致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职教分社社长李淑静出席活动。座谈会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米靖主持。
会上,首先播放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及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的宣传片,生动展现了中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态势与国际合作成果。
郑清春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与标志性成果。学校作为“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3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最高奖,2次承办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深度参与教育援外工作,与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拥有长达21年的成功合作经验,共同建设了鲁班工坊、孔子学院等一批卓有成效的合作项目,为非洲培养了数万名技术技能人才。
张健青在致辞中介绍了天津创设“鲁班工坊”品牌,分享中国职教教学模式、专业标准和设备资源,推进中外职业教育合作的情况,并表示将全力支持与非洲国家共享天津职教方案,推动务实合作。
刘育锋在开场致辞中强调了职业教育对于促进非洲国家青年就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肯定了CFIT项目在加强中非教育联系中的桥梁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CFIT项目官员尤里・阿加内托(Iuri Aganetto)详细介绍了CFIT第三期项目的目标与规划。
在座谈交流环节,各方代表就合作的具体领域展开了热烈讨论。市教委职教处居峰作题为《天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经验介绍》的报告;我校职教学院王珩安介绍了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大会及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的平台功能;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庞子瑞分享了该校在对外交流合作方面的独特实践。在研讨环节中,中非双方代表围绕师资、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探讨,一致同意将携手推动合作迈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CFIT是我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能力建设项目,第三期项目代表团成员来自非洲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加蓬、塞内加尔、乌干达五国,包括多所国家级理工学院、职业技术培训院校的校长、院长、核心管理人员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项目官员共计二十余人。项目旨在帮助非洲国家提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水平,支持当地培养高技能人才。此次来华,目的是交流学习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成果经验,深化中非高等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合作。本次座谈会作为CFIT项目代表团在华访学的重要环节,不仅有效分享了中国职业教育经验,更为下一步中非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合作凝聚了共识、规划了蓝图。与会各方坚信,通过共筑技能未来,必将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源源不断的职教力量。